"Unleash your creativity and unlock your potential with MsgBrains.Com - the innovative platform for nurturing your intellect." » Chinese Books » Journey to the West (西游记) – Wu Cheng'en

Add to favorite Journey to the West (西游记) – Wu Cheng'en

Select the language in which you want the text you are reading to be translated, then select the words you don't know with the cursor to get the translation above the selected word!




Go to page:
Text Size: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圣勸善施霖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說破鬼神惊駭。挾藏宇宙,剖判玄光,真樂世間無賽。 靈鷲峰前,寶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壽同山海。

卻說三藏師徒四眾,別樵子下了隱霧山,奔上大路。行經數日,忽見一座城池 相近。三藏道:“悟空,你看那前面城池,可是天竺國么?”行者搖手道:“不 是,不是﹗如來處雖稱极樂,卻沒有城池,乃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樓台殿閣,喚 做靈山大雷音寺。就到了天竺國,也不是如來住處。天竺國還不知离靈山有多少 路哩。那城想是天竺之外郡。到邊前方知明白。”

不一時至城外。三藏下馬,入到三層門里,見那民事荒涼,街衢冷落。又到市口 之間,見許多穿青衣者,左右擺列,有几個冠帶者,立于房檐之下。他四眾順街 行走,那些人更不遜避。豬八戒村愚,把長嘴掬一掬,叫道:“讓路,讓路!” 那些人猛抬頭,看見模樣,一個個骨軟筋麻,跌跌,都道:“妖精來了﹗妖精來 了!”唬得那檐下冠帶者,戰兢兢躬身問道:“那方來者?”三藏恐他們闖禍, 一力當先,對眾道:“貧僧乃東土大唐駕下拜天竺國大雷音寺佛祖求經者。路過 寶方,一則不知地名,二則未落人家,才進城甚失回避,望列公恕罪。”那官人 卻才施禮道:“此處乃天竺外郡,地名鳳仙郡。連年干旱,郡侯差我等在此出 榜,招求法師祈雨救民也。”行者聞言道:“你的榜文何在?”眾官道:“榜文 在此,适間才打掃廊檐,還未張挂。”行者道:“拿來我看看。”眾官即將榜文 展開,挂在檐下。行者四眾上前同看。榜上寫著:

大天竺國鳳仙郡郡侯上官,為榜聘明師,招求大法事。茲因郡土寬弘,軍民殷 實,連年亢旱,累歲干荒。民田慘而軍地薄,河道淺而溝澮空。井中無水,泉底 無津。富室聊以全生,窮民難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兩之資。十歲女易 米三升,五歲男隨人帶去。城中懼法,典衣當物以存身;鄉下欺公,打劫吃人而 顧命。為此出給榜文,仰望十方賢哲,禱雨救民,恩當重報。愿以千金奉謝,決 不虛言。須至榜者。行者看罷,對眾官道:“‘郡侯上官’何也?”眾官道: “上官乃是姓。此我郡侯之姓也。”行者笑道:“此姓卻少。”八戒道:“哥哥 不曾讀書。《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歐陽’。”三藏道:“徒弟們,且休閑 講。那個會求雨,与他求一場甘雨,以濟民瘼,此乃万善之事;如不會,就行, 莫誤了走路。”行者道:“祈雨有甚難事﹗我老孫翻江攪海,換斗移星,踢天弄 井,吐霧噴云,擔山赶月,喚雨呼風:那一件儿不是幼年耍子的勾當?何為稀罕!”

眾官听說,著兩個急去郡中報道:“老爺,万千之喜至也!”那郡侯正焚香默 祝,聽得報聲喜至,即問:“何喜?”那官道:“今日領榜,方至市口張挂, 即有四個和尚,稱是東土大唐差往天竺國大雷音拜佛求經者,見榜即道能祈甘 雨,特來報知。”

那郡侯即整衣步行,不用轎馬多人,徑至市口,以禮敦請。忽有人報道:“郡 侯老爺來了。”眾人閃過。那郡侯一見唐僧,不怕他徒弟丑惡,當街心倒身下拜 道:“下官乃鳳仙郡郡侯上官氏,熏沐拜請老師祈雨救民。望師大舍慈悲,運神 功,拔濟拔濟!”三藏答禮道:“此間不是講話處。待貧僧到那寺觀,卻好行 事。”郡侯道:"老師同到小衙,自有洁淨之處。”

師徒們遂牽馬挑擔,徑至府中,一一相見。郡侯即命看茶擺齋。少頃齋至,那八

戒放量舌餐,如同餓虎。唬得那些捧盤的心惊膽戰,一往一來,添湯添飯,就如

走馬燈儿一般,剛剛供上,直吃得飽滿方休。齋畢,唐僧謝了齋,卻問:“郡侯

大人,貴處干旱几時了?”郡侯道:

       “敝地大邦天竺國,鳳仙外郡吾司牧。

         一連三載遇干荒,草子不生絕五谷。

         大小人家買賣難,十門九戶俱啼哭。

         三停餓死二停人,一停還似風中燭。

         下官出榜遍求賢,幸遇真僧來我國。

         若施寸雨濟黎民,愿奉千金酬厚德!”

行者聽說,滿面喜生,呵呵的笑道:“莫說,莫說﹗若說千金為謝,半點甘雨全 無。但論積功累德,老孫送你一場大雨。”那郡侯原來十分清正賢良,愛民心 重,即請行者上坐,低頭下拜道:“老師果舍慈悲,下官必不敢悖德。”行者 道:“且莫講話,請起。但煩你好生看著我師父,等老孫行事。”沙僧道:“哥 哥,怎么行事?”行者道:“你和八戒過來,就在他這堂下隨著我做個羽翼,等 老孫喚龍來行雨。”八戒、沙僧謹依使令。三個人都在堂下。郡侯焚香禮拜。三 藏坐著念經。

行者念動真言,誦動咒語,即時見正東上,一朵烏雲,漸漸落至堂前,乃是東海 老龍王敖廣。那敖廣收了雲腳,化作人形,走向前,對行者躬身施禮道:“大聖 喚小龍來,那方使用?”行者道:“請起。累你遠來,別無甚事;此間乃鳳仙 郡,連年干旱,問你如何不來下雨?”老龍道:“啟上大聖得知,我雖能行雨, 乃上天遣用之輩。上天不差,豈敢擅自來此行雨?”行者道:“我因路過此方, 見久旱民苦,特著你來此施雨救濟,如何推托?”龍王道:“豈敢推托﹖但大聖 念真言呼喚,不敢不來。一則未奉上天御旨,二則未曾帶得行雨神將,怎麼動得 雨部﹖大聖既有拔濟之心,容小龍回海點兵,煩大聖到天宮奏准,請一道降雨的 聖旨,請水官放出龍來,我卻好照旨意數目下雨。”

行者見他說出理來,只得發放老龍回海。他即跳出罡斗,對唐僧備言龍王之事。 唐僧道:“既然如此,你去為之,切莫打誑語。”行者即吩咐八戒、沙僧:“保 著師父,我上天宮去也。”好大圣,說聲去,寂然不見。那郡侯膽戰心惊道:“ 孫老爺那里去了?”八戒笑道:“駕云上天去了。”郡侯十分恭敬,傳出飛報, 教滿城大街小巷,不拘公卿士庶,軍民人等,家家供養龍王牌位,門設清水缸, 缸插楊柳枝,侍奉香火,拜天不題。

卻說行者一駕筋斗云,徑到西天門外,早見護國天王引天丁、力士上前迎接道: “大聖,取經之事完乎?”行者道:“也差不遠矣。今行至天竺國界,有一外郡, 名鳳仙郡。彼處三年不雨,民甚艱苦,老孫欲祈雨拯救。呼得龍王到彼,他言無 旨,不敢私自為之。特來朝見玉帝請旨。”天王道:“那壁廂敢是不該下雨哩。 我向時聞得說:那郡侯撒潑,冒犯天地,上帝見罪,立有米山、面山、黃金大 鎖;直等此三事倒斷,才該下雨。”行者不知此意是何,要見玉帝。天王不敢攔 阻,讓他進去。

徑至通明殿外,又見四大天師迎道:“大聖到此何干?”行者道:“因保唐僧, 路至天竺國界,鳳仙郡無雨,郡侯召師祈雨。老孫呼得龍王,意命降雨,他說未 奉玉帝旨意,不敢擅行,特來求旨,以蘇民困。”四大天師道:“那方不該下 雨。”行者笑道:“該與不該,煩為引奏引奏,看老孫的人情何如。”葛仙翁 道:“俗語云:‘蒼蠅包網兒——好大面皮。’”許旌陽道:“不要亂談,且 只帶他進去。”邱洪濟、張道陵與葛、許四真人引至靈霄殿下,啟奏道:“萬 歲,有孫悟空路至天竺國鳳仙郡,欲與求雨,特來請旨。”玉帝道:“那三年 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監觀萬天,浮游三界,駕至他方,見那上官正不 仁,將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於 披香殿內。汝等引孫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斷,即降旨與他;如不倒斷,且休管 閑事。”

四天師即引行者至披香殿里看時,見有一座米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 約有二十丈高下。米山邊有一只拳大之雞,在那里緊一嘴,慢一嘴,促那米 吃。面山邊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長一舌,短一舌,呆那面吃。左邊懸 一座鐵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鎖,約有一尺三四寸長短,鎖梃有指頭粗細,下面 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行者不知其意,回頭問天師曰:“此何意 也?”天師道:“那觸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雞促了米盡,狗呆得面 盡,燈焰燎斷鎖梃,那方才該下雨哩。”

行者聞言,大驚失色,再不敢啟奏。走出殿,滿面含羞。四大天師笑道:“大 聖不必煩惱,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驚動上天,那米、面山即時 就倒,鎖梃即時就斷。你去勸他歸善,福自來矣。”行者依言,不上靈霄辭玉 帝,徑來下界復凡夫。須臾,到西天門,又見護國天王。天王道:“請旨如 何?”行者將米山、面山、金鎖之事說了一遍,道:“果依你言,不肯傳旨。 適間天師送我,教勸那歸善,即福原也。”遂相別,降雲下界。

那郡侯同三藏、八戒、沙僧、大小官員人等接著,都簇簇攢攢來問。行者將郡 侯喝了一聲道:“只因你這 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冒犯了天地,致令黎民有 難,如今不肯降雨﹗”郡侯慌得跪伏在地道:“老師如何得知三年前事?”行 者道:“你把那齋天的素供,怎么推倒喂狗﹖可實實說來!”

那郡侯不敢隱瞞,道:“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獻供齋天,在于本衙之內, 因妻不賢,惡言相斗,一時怒發無知,推倒供桌,潑了素饌,果是喚狗來吃 了。這兩年憶念在心,神思恍惚,無處可以解釋。不知上天見罪,遺害黎民。 今遇老師光臨,萬望明示,上界怎麼樣計較。”

行者道:“那一日正是玉皇下界之日。見你將齋供喂狗,又口出穢言,玉帝即 立三事記汝。”八戒問道:“哥,是那三事?”行者道:“披香殿立一座米 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約有二十丈高下。米山邊有拳大的一只小雞, 在那里緊一嘴,慢一嘴的促那米吃;面山邊有一個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長一 舌,短一舌的呆那面吃。左邊又一座鐵架子,架上挂一把黃金大鎖,鎖梃兒有 指頭粗細,下面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直等那雞促米盡,狗呆面 盡,燈燎斷鎖梃,他這里方才該下雨哩。”八戒笑道:“不打緊,不打緊﹗哥 肯帶我去,變出法身來,一頓把他的米面都吃了,鎖梃弄斷了,管取下雨。” 行者道:“呆子莫胡說﹗此乃上天所設之計,你怎么得見?”三藏道:“似這 等說,怎生是好?”行者道:“不難,不難。我臨行時,四天師曾對我言,但 只作善可解。”那郡侯拜伏在地,哀告道:“但憑老師指教,下官一一皈依 也。”行者道:“你若回心向善,趁早儿念佛看經,我還替你作為;汝若仍前 不改,我亦不能解釋,不久天即誅之,性命不能保矣。”

那郡侯磕頭禮拜,誓愿皈依。當時召請本處僧道,啟建道場,各各寫發文書, 申奏三天。郡侯領眾拈香瞻拜,答天謝地,引罪自責。三藏也與他念經。一壁 廂又出飛報,教城里城外大家小戶,不論男女人等,都要燒香念佛。自此時, 一片善聲盈耳。

行者卻才歡喜。對八戒、沙僧道:“你兩個好生護持師父,等老孫再與他去去 來。”八戒道:“哥哥,又往那裏去?”行者道:“這郡侯聽信老孫之言,果 然受教,恭敬善慈,誠心念佛,我這去再奏玉帝,求些雨來。”沙僧道:“哥 哥既要去,不必遲疑,且耽擱我們行路;必求雨一壇,庶成我們之正果也。”

好大聖,又縱雲頭,直至天門外。還遇著護國天王。天王道:“你今又來做 甚?”行者道:“那郡侯已歸善矣。”天王亦喜。正說處,早見直符使者, 捧定了道家文書,僧家關牒,到天門外傳遞。那符使見了行者,施禮道:“ 此意乃大聖勸善之功。”行者道:“你將此文牒送去何處?”符使道:“直 送至通明殿上,與天師傳遞到玉皇大天尊前。”行者道:“如此,你先行, 我當隨後而去。”那符使入天門去了。護國天王道:“大聖,不消見玉帝 了。你只往九天應元府下,借點雷神,徑自聲雷掣電,還他就有雨下也。”

真個行者依言,入天門里,不上靈霄殿求請旨意,轉云步,徑往九天應元府, 見那雷門使者、糾錄典者、廉訪典者都來迎著,施禮道:“大聖何來?”行者 道:“有事要見天尊。”三使者即為傳奏。天尊隨下九鳳丹霞之嘗,整衣出 迎。相見禮畢,行者道:“有一事特來奉求。”天尊道:“何事?”行者道: “我因保唐僧,至鳳仙郡,見那干旱之甚,已許他求雨,特來告借貴部官將到 彼聲雷。”天尊道:“我知那郡侯冒犯上天,立有三事,不知可該下雨哩。” 行者笑道:“我昨日已見玉帝請旨。玉帝著天師引我去披香殿看那三事,乃是 米山、面山、金鎖。只要三事倒斷,方該下雨。我愁難得倒斷,天師教我勸化 郡侯等眾作善,以為‘人有善念,天必從之",庶幾可以回天心,解災難也。今 已善念頓生,善聲盈耳。适間直符使者已將改行從善的文牒奏上玉帝去了,老孫 因特造尊府,告借雷部官將相助相助。”天尊道:“既如此,差鄧、辛、張、 陶,帥領閃電娘子,即隨大圣下降鳳仙郡聲雷。”

那四將同大聖,不多時,至于鳳仙境界。即於半空中作起法來。只聽得 魯魯的 雷聲,又見那淅瀝瀝的閃電。真個是:

電掣紫金蛇,雷轟群蟄哄。熒煌飛火光,霹靂崩山洞。列缺滿天明,震驚連地 縱。紅銷一閃發萌芽,萬里江山都撼動。 那鳳仙郡,城里城外,大小官員,軍民人等,整三年不曾听見雷電;今日見有雷 聲霍閃,一齊跪下,頭頂著香爐,有的手拈著柳枝,都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 阿彌陀佛!”這一聲善念,果然驚動上天。正是那古詩云: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且不說孫大圣指揮雷將,掣電轟雷于鳳仙郡,人人歸善。卻說那上界直符使者, 將僧道兩家的文牒,送至通明殿,四天師傳奏靈霄殿。玉帝見了道:“那們既有 善念,看三事如何。”正說處,忽有披香殿看管的將官報道:“所立米面山俱倒 了。霎時間米面皆無。鎖梃亦斷。”奏未畢,又有當駕天官引鳳仙郡土地、城 隍、社令等神齊來拜奏道:“本郡郡主並滿城大小黎庶之家,無一家一人不皈依 善果,禮佛敬天。今啟垂慈,普降甘雨,救濟黎民。”玉帝聞言大喜,即傳旨: “著風部、雲部、雨部,各遵號令,去下方,按鳳仙郡界,即于今日今時,聲雷 布雲,降雨三尺零四十二點。”時有四大天師奉旨,傳与各部隨時下界,各逞神 威,一齊振作。

行者正與鄧、辛、張、陶,令閃電娘子在空中調弄,只見眾神都到,合會一天。 那其間風云際會,甘雨滂沱。好雨:

漠漠濃云,蒙蒙黑霧。雷車轟轟,閃電灼灼。滾滾狂風,淙淙驟雨。所謂一念 回天,萬民滿望。全虧大聖施元運,萬里江山處處陰。好雨傾河倒海,蔽野迷 空。檐前垂瀑布,窗外響玲瓏。萬戶千門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東西河道 條條滿,南北溪灣處處通。槁苗得潤,枯木回生。田疇麻麥盛,村堡豆糧升。 客旅喜通販賣,農夫愛爾耘耕。從今黍稷多條暢,自然稼穡得豐登。風調雨順 民安樂,海晏河清享太平。 一日雨下足了三尺零四十二點,眾神盎漸漸收回。孫大圣厲聲高叫道:“那四 部眾神,且暫停雲從,待老孫去叫郡侯拜謝列位。列位可撥開雲霧,各現真 身,與這凡夫親眼看看,他才信心供奉也。”眾神听說,只得都停在空中。

這行者按落雲頭,徑至郡里。早見三藏、八戒、沙僧,都來迎接。那郡侯一步 一拜來謝。行者道:“且慢謝我。我已留住四部神盎,你可傳召多人同此拜 謝,教他向後好來降雨。”郡侯隨傳飛報,召眾同酬,都一個個拈香朝拜。只 見那四部神盎,開明雲霧,各現真身。四部者,乃雨部、雷部、云部、風部。 只見那: 龍王顯像,雷將舒身。云童出現,風伯垂真。龍王顯像,銀須蒼貌世無雙;雷 將舒身,鉤嘴威顏誠莫比。云童出現,誰如玉面金冠;風伯垂真,曾似燥眉環 眼。齊齊顯露青霄上,各各挨排現圣儀。鳳仙郡界人才信,頂禮拈香惡性回。 今日仰朝天上將,洗心向善盡皈依。眾神盎宁待了一個時辰,人民拜之不已。 孫行者又起在雲端,對眾作禮道:“有勞,有勞﹗請列位各歸本部。老孫還教 郡界中人家,供養高真,遇時節醮謝。列位從此後,五日一風,十日一雨,還 來拯救拯救。”眾神依言,各各轉部不題。

卻說大聖墜落雲頭,與三藏道:“事畢民安,可收拾走路矣。”那郡侯聞言, 急忙行禮道:“孫老爺說那里話﹗今此一場,乃無量無邊之恩德。下官這裏差 人辦備小宴,奉答厚恩。仍買治民間田地,與老爺起建寺院,立老爺生祠,勒 碑刻名,四時享祀。雖刻骨鏤心,難報万一,怎麼就說走路的話!”三藏道: “大人之言雖當,但我等乃西方挂搭行腳之僧,不敢久住。一二日間,定走無 疑。”那郡侯那里肯放。連夜差多人治辦酒席,起蓋祠宇。

次日,大開佳宴,請唐僧高坐;孫大聖與八戒、沙僧列坐。郡侯同本郡大小官

員部臣把杯獻饌,細吹細打,款待了一日。這場果是欣然。有詩為証:

Are sens

Copyright 2023-2059 MsgBrai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