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貧賤夫妻百事哀
十、離別與兒子
十一、小慶
十二、痛苦的婚姻
十三、二十五歲
十四、「窗外」出版,愁雲滿天
十五、初見鑫濤
十六、一九六四年,離婚。寫作。出書
十七、「夢想家」與「實行家」
十八、生死一線的體驗
十九、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
二十、浪漫與殘酷
二十一、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
二十二、幸福的「聲音」
後記
《我的故事》瓊瑤《二○一六年九月二日版》
《好讀書櫃》經典版
全集自序
從我出版第一部「窗外」到今天,已經足足過去了二十六年。有時,真不相信,四分之一個世紀,就在我的塗塗寫寫中悄然而逝。這二十六年,不管我生命中有多少風風雨雨,多少喜怒哀樂,我的「寫作」,卻一直是我生命中的一條主線。在我沮喪時,我會逃遁到寫作裡去,當我歡喜時,我會表現到寫作裡去,當我寂寞時,我用寫作填補空虛,當我充實時,我又迫不待要拾起筆來,寫出我的感覺……因而,這漫長的二十六年,我雖然偶爾會蟄伏,會休息,卻從不曾真正停止過寫作。就這樣,細細數來,從「窗外」開始到「我的故事」為止,這二十六年來,我已出版了四十四本書。
去年年初,因為開放大陸探親,我有幸在離鄉三十九年,首次回大陸。到了北京,發現我的四十幾部作品,被出版得亂七八糟。當時,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要好好整理一下這些作品。返台後,又因為有好幾部作品需要再版,我和鑫濤,就決定藉再版之便,重新整理我的作品,改換版本形式,統一編排出版這套「瓊瑤全集」。
因為時代已經不同,出版品也隨著時代進步,現在的紙張,字體,編輯,版本形式……都遠勝以往,再加上,我過去的作品,有的書太薄(如「月滿西樓」),有的書太厚(「幸運草」)。有的排版太密,有的又排得太鬆,有的字體太小,有的又太大。這一次,我們把所有的缺失更正,做完全的調整,作品內容也有更改,例如,「六個夢」一書中,居然有七個故事,這是件挺荒謬的事,如今,抽出一個故事,還原成「六個夢」。又例如,「月滿西樓」只是一部中篇,勉強成書,總覺份量不夠,現在,加入另外幾部中篇,重新結集。
在我這所有的作品中,最特別的是「不曾失去的日子」。這部書嚴格說來,是一部我自己「殘缺的自傳」,有「童年」部份,缺掉了成長以後的過程。今年春天,我將此書重新寫過,把我成長以後的部份補齊,改名為「我的故事」。這部書,在我的全集中取代了「不曾失去的日子」。因而,四十四部書,經過整理後,變成四十三部。至於「不曾失去的日子」中的散文部份,以後,可能會匯集我的其他散文,出版一部散文專輯。
當然,重新編撰一套全集,是件工程浩大的事,以往的書中,錯字別字漏字都很多,借此機會,全部修正。這樣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我們總算開始了這件工作。在重選封面,重選字體,重選版本形式……的時候,我雖忙碌,卻也興奮,過去的作品,不管好不好,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重新編撰,重新出版,也算我的一種「重生」吧!
從來不曾覺得自己的作品寫得好,也從來不曾自滿過。每次出書,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作品禁不起讀者的考驗,和時間的考驗。現在,在「全集」出版前夕,這種情懷,仍然強烈。總覺得自己渺小平凡,寫出的每部書,也都是一些渺小平凡的故事。儘管書中常有「轟轟烈烈」的感情,那也只是「平凡人」的感情。
且讓我把這套「瓊瑤全集」,獻給全天下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朋友們!
瓊瑤寫於一九八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於台北可園
緣起
一九八八年四月九日,我在離開故園三十九年以後的第一次,從台灣飛抵北京。展開了我為期四十天的大陸之行。
關於我的大陸行,我另有一本書,名叫「剪不斷的鄉愁」,已經寫過我的感觸和經過,這兒就不再贅述。
當我初抵北京,就有讀者和朋友,拿著坊間出版的各種介紹「瓊瑤」的書籍來給我看,我這樣一看,才知道自己這「渾渾噩噩」的大半生,已被「糊糊塗塗」的報導過了。其中不少「新聞」,是我從來都不知道的。在閱讀這些刊物的時候,我不禁震動,不禁感動,原來在海的兩岸,竟有這麼多人對我關心著!當時,我就激動的說了一句:「回台灣後,我要寫一本書,來介紹真實人生中的我!」
回台後,這願望一直纏繞著我。但是,真實人生中的我,是那樣難以下筆啊!鏡中的我非我,別人眼中的我非我,未來的我不知何在?今天的我仍在尋尋覓覓……那麼,能談的我只有過去的我!
過去的我是怎樣的?當前塵往事,在我腦中一一湧現,我真不相信自己已走過這麼長久的歲月,歷經了這麼多的狂風暴雨,目睹過生老病死,體驗過愛恨別離。至於人人皆有的喜怒哀樂,在我的生命中也來得特別強烈!我的過去,原來堆積著這麼多的汗水和淚水,這麼多的痛苦和狂歡,這麼多的相聚和別離,這麼多的寂寞和掙扎,這麼多的矛盾和探索,這麼多的錯誤和抉擇……還有,這麼多的「故事」和「傳奇」!我細細整理,前塵如夢!
我細細整理,為那些關心我、愛護我的朋友們!
且聽我「從頭細述」!
第一部
一、我出生
我的故事,開始在我出生以前。我必須先從我父母的故事說起。
我父親名叫陳致平,祖籍湖南衡陽,長大於北京。
我母親名叫袁行恕,祖籍江蘇武進,也長大於北京。